保密文化
 
首页
>> 宣传教育 >> 保密文化
 
 
周总理与“豪密”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3-08-1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保密局字号:[ ]


周恩来既是我党我军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也是我党我军机要密码事业的创始人,可以说是机要密码专家。

1.“豪密”是什么

1931年,周恩来在上海自编“豪密”(以周恩来党内化名“伍豪”命名),其先进程度超越了当时国民党的密码编码技术(当时国民党密码属于世界先进密码之一),后被广泛用于党和军队的密码通信,直到1949年中国国民党垮台,都没有被破译出来。

2.“豪密”的原理

简单来说,就是在原有的密码底本基础上,添加了一串随机的乱码。以任弼时写的豪密电文“弼时安全到达了”为例,以电报明码为底本,初次加密后为

1732 2514 1344 0356 0451 6671 0055

 在此基础上,如加上一组随机乱数码

6378 5596 6766 7754 7659 1439 7055

则最后发送是电码为

7000 7000 7000 7000 7000 7000 7000

试想,敌人若截获这样一组电码,在没有特有的乱数表的情况下,怎么可能破译得了呢?

3.“豪密”的应用

豪密是二重作业密码体制优点是能够在电报中实现同字不同码,同码不同字

1994年《党的文献》所刊登的文章中有一封周恩来和林育英于1936518日联名致张国焘的电报当时,中共中央与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失去了联络因此周恩来就向张国焘索要与红二方面军的电台联系密码其中提出:关于二、六军团方面的情报可否你方担任供给请将与其通报密码之书名第几本与报首及页行字数加注告我以便联络通电免误时间电报清楚表明密码由两部分组成:书名与册码页码、行数与字序也就是说通报双方各持一本相同的书发报内容只要注明某页、某行与第几个字收报方就能按图索骥找出书中单个的字组成电报内容

这样的密码无从破译,因为电报本身就是个密码,其内容只是简单的数字索引。

“豪密”的发明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情报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它完全不给予对手以分析的机会,改变了一直以来被动的情报传递局面,为党的战略布局赢得先机。

在军事紧急时期,无线电成为苏区红军的主要通讯工具,机要通信密码始终是党和军队的核心秘密,在较短时间内,红军的无线电通信事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红军作战的主要指挥方式,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