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案例
 
首页
>> 宣传教育 >> 保密案例
 
 
几起使用微信办公导致的泄密案件

发布日期:2019-02-1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保密局字号:[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手机处理日常工作,而微信办公导致的泄密案件也在逐年递增,下面通报几起典型的微信泄密案件。
1.紧急传达致泄密。2016年10月,某市市委某部门为部署相关敏感工作,印发了涉密文件,并通知该市29个乡镇派人签字领取文件。某乡政府干部洪某到市委领取文件后,认为事件紧急,又正值深夜,便将文件拍照发送到乡政府微信群。群成员杨某看到后,立即转发其他微信群。之后,该文件被数次转发到多个微信群和微博。
2.汇报工作致泄密。2017年10月,某单位办公室副主任肖某,为向在外检查工作的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找到保密员赵某查阅文件,擅自用手机对1份机密级文件部分内容进行拍照,并用微信点对点方式发送给在外检查工作的领导。
3.领导交办致泄密。2017年10月,某县司法局从机要局领取4份涉密电报后,交给跟班学习的刘某。因当时为“十一”长假期间,刘某便将4份文件报头拍照后发至司法局工作微信群,并请示局长何某如何处理,何某在群里说电报内容不是很清楚,让刘某把文件内容发到群里告知大家。随后刘某将文件内容全文拍照后上传至群中。
微信办公导致泄密问题并不在于微信本身,而在于机关单位保密管理松懈、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淡薄。机关单位应开展保密教育,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微信办公的开放性质,普及信息与网络管理保密知识技能,并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原则上不提倡使用微信办公,因工作特殊、确有需要的,可以在控制范围内组建工作群,交流内容严格限定为周知性的一般信息,禁止传播一切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二是禁止涉密人员使用微信办公,将涉密载体流程管理与智能手机使用管理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消除涉密文件数字化的隐患;三是把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层层传导到每一个人,领导干部不仅要保证自己不使用微信传密,还要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一旦发现微信传密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